大型网站群的建设及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域名(网站)、企业邮箱、OA是企业信息化的起步点,随着拨号上网用户的增加,以及1999-2001年席卷中国的互联网泡沫,形态各异的门户网站疯狂烧钱的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国内企业大都从那时起接触互联网,进行小范围的尝试。自2003年后,基本上所有名片上都会印有网址和Email。网站正式成为企业的标准配置。最初企业只是把网站视为电子宣传册,作为平面印刷册的补充,比较注重网站的视觉外观。网站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大都只是企业介绍、产品(服务)介绍、联系信息等。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分(子)公司的开设、营销活动的开展,新产品的推出,对应的分(子)公司网站、活动站点、产品站点、专题网站、用户俱乐部、CSR站点等不断地逐年增加,导致某一天企业盘点网站时忽然发现:不知不觉间发现企业已经拥有了一个庞大的网站群。

网站群是由统一规划建设的若干个能够相互共享信息、按照一定的隶属关系组织在一起,既可以统一管理,也可以独立管理自成体系的网站集合。国内网站群的建设情况参差不齐,现在正处于第二代与第三代网站群初期过渡时期,第二代网站群所占比重比较大,少部分大型企业、政府或事业单位的网站群处于第三代。网站群的建设正呈现出从第一、二、三代网站群直接向第四代网站群过渡的趋势。随着动态内容管理概念的提出及相关产品的推出,将引领网站及网站群建设的新方向。

第一代:自然网站群,如某省政府建立了自己网站,随后下属单位也陆续建设各自的网站,最后在政府的网站上将每个下属单位网站链接到一起,形成了自然的网站群,此阶段的特点是未经规划,自然形成,各自独立。

第二代:从网站的栏目、页面风格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或分批实施,但各网站的关系仍然在一个平面上,没有隶属关系,且各个网站相互独立,信息不能共享。此阶段的网站群的特点是外表统一,但信息孤立,无法统一管理。

第三代:整合网站群,因业务的需要,要将分散在不同物理位置的独立网站整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此阶段的特点是,利用第三方公司的产品(BizTalk、Tong Link),整合已经存在的众多网站。但这样形成的网站群存在很大的缺陷,信息不能充分共享、不能统一管理网站群、不能统一升级网站后台、不能做到整个网站群的联合全文检索。

第四代:利用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或分步实施,以解决第三代网站群存在缺陷。此阶段的网站群的特点是:所有的网站运行在同一个网站群内容管理平台上,可以统一管理、数据集中存储、智能化,解决了前几代网站群维护困难且成本高的问题。

第五代:动态内容管理概念。动态内容管理产品突破传统内容管理产品只能建设信息发布型网站的局限性,结合安全智能表单技术,推出新时期构建服务型政府网站的集成化内容管理平台,在解决了传统的网站采、编、发管理及站群管理的基础上,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在线服务构建功能与公众交互功能,完整地满足了政府门户网站中信息发布、在线服务与政民互动的要求。

第六代:子站独立存储。网站群发展到高级阶段,客观上要求各子站能有充分的独立性,并能容纳各种复杂的数据结构;于是,单一数据库存储所有子站的网站群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子站独立存储这样的模式应运而生,这似乎也将网站群技术导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网站群的建设是社会各界对资源优化整合的深刻理解与实践。首先,网站群建设思路的产生是因为对过去政府、企事业的单位及其下属分支机构网站建设总成本过高的反思。省政府要建网站、直属单位要建网站、各市政府及其直属机构也要建,各县也如此。建设各级政府及分支机构的网站是有必要的,毕竟各级单位所在地域和职能不同,要分别为不同的网民服务。但是,怎么建效果较好,又能保证较低的成本,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其次,网站群实现了网站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各子站上发信息的点滴贡献,就能实现主门户网站大量及时更新的信息量。通过主站组织的高质量栏目信息,充实子站的信息内容。通过网站群可以对众多下属站点的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开发、利用,使信息的价值最大化。

再次,网站群系统搭建了各级单位协同工作的平台。通过已经建好的网站群系统,可以拓展出其他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如:数据上报统计,各子站填报数据,逐级上报汇总,各级部门协作完成数据的统计。

总之,网站群是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规划本单位及下属分支机构门户网站体系性价比最好的方案。